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一些人,总能在“不起眼”的工作中,找到“优化改进”的措施,小编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用心!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两个在“不起眼”的工作中,提出优化节能降耗措施的责任故事。
近期 ,热电分部动力一车间锅炉主操黄大鸿针对锅炉装置照明开关多、操作繁琐、不节电的情况,提出了优化建议,得到了热电分部和车间认可。
车间牵头成立攻关小组,与保运单位现场对接后,对现场26个照明开关箱和1075盏照明灯进行优化。
他们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第1号”工作令,按照施工作业安全管理程序,制定施工方案、进行JSA分析,严管现场施工作业。
经过近10天的优化升级,汽轮机和脱硫重点区域照明全部实现了自动控制,班组开关照明灯的工作量由每天1小时降至5分钟,他的妙招,既让同事们光明正大地“偷懒”又节约了费用!
黄大鸿,收下我的膝盖!
3月中旬以来,炼油分部煤制氢装置由高负荷运行转为低负荷运行,装置用煤需求减少,车间工艺员冼仲勋提出错峰用电的优化思路。
经车间研究批准后,他重新梳理、优化调整每天系统上煤量和上煤时间,将原本上午11时的上煤时间合理调整到12时以后。
每天可减少上煤系统峰段用电一个小时。目前已节约电费1万多元。
点评:黄大鸿、冼仲勋针对生产实际,用心思考,主动提出优化节能建议,并按制度规范推动落实,在节能降耗实践中认真践行“1+1=0”理念。
尹总在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强调,“优化”的本质就是将各方面要素实现最佳的配置,让各类资源在创效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益。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岗位实际出发,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按规章制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把潜在的效益一分一毫变成“真金白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