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电白区坚持把“推进乡镇国有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和抓手,加强领导与统筹,制定合理升级方案,高质量推进升级改造工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位,营造健康文明、安全舒适的市场消费环境,电白区委、区政府出台方案,用1年左右的时间,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相关标准,对22个乡镇国有农贸市场进行分批升级改造,改造总经营面积5.3万平方米。 据该区市场物业管理中心有关人员介绍,22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主要围绕硬环境改造、软设施升级两个方面,从市场结构、基础设施、硬件条件、内部设计等方面入手,让传统的农贸市场逐步摆脱“脏乱差”“腥湿臭”的环境,改造成整洁明亮、过道宽敞洁净、功能分区清晰、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农贸市场。
改造升级样本——霞里综合市场。通讯员 何伟 摄
当前,电白区市场物业管理中心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扎实开展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相关工作,提升市场形象,促进乡镇繁荣发展。目前,该区乡镇国有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相关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升级“小市场”谋划“大发展”
乡镇国有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乡镇国有农贸市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市场设施设备残旧,原有的农贸市场业态、环境已无法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有的甚至“脏、乱、差、堵”。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有效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电白区委、区政府立足省级卫生镇创建的现实需要,以“优化市场布局、促进市场发展、改善市场环境、方便群众消费”为宗旨,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扎实推进22个乡镇农贸市场硬件设施改造升级和管理规范化,努力营造卫生整洁、功能完善、食品安全、市场繁荣的良好市场消费环境,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改造升级样本——霞里综合市场。通讯员 何伟 摄
分三批进行,预计明年6月完工
从今年6月份开始到2022年6月,电白区将分三批有序推进22个乡镇国有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第一批8个:林头市场、大衙市场、坡心潭阪市场、那霍市场、观珠市场、旦场市场、树仔市场、木苏市场;第二批8个:黄岭市场、麻岗市场、奥内市场、小良市场、罗坑市场、望夫市场、马踏市场、霞洞市场;第三批6个:旦场王村市场、陈村那行市场、新河市场、龙山市场、电城市场、爵山市场。
改造完工后,将成立由该区市场物业管理中心、区科工商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国资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消防大队等部门组成的验收小组,确保市场改造高质量完成。
近年来,电白区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已升级改造了水东市场、附城市场、上排垌综合市场、霞里综合市场等18个农贸市场。改造后,农贸市场内干净整洁,物品摆放、车辆停放井然有序,蔬菜、肉类、豆制品、熟食、水产、活禽等商品分类划行规市、布局合理,区域标志明显,摊位分布规范,市场内通道四通八达;墙面上、屏幕上随处可见有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环境和群众幸福感。
来源:茂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