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3-25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遇到孩子“输不起”的情况时,家长应该如何回应孩子,才能真正帮到孩子呢?
1.倾听孩子,允许孩子发泄情绪
首先,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孩子。很明显,孩子非常希望自己能赢得比赛,他的“好胜心”很强,每一次失败都给他带来了挫败感,失望、沮丧的情绪压倒了他,而奶奶在身边,实际上是让他感到安全的。研究表明,当一个灰心丧气的孩子感到安全时,他就会开始发脾气。
孩子发脾气时,家长需要靠近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我们可以抱着孩子对他说:“我理解你想赢的心情,输了比赛,你感到很失望、难过,是吗?”或者只是简单地抱着孩子,让他进行情绪的宣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应该阻止孩子,殊不知,这些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在家长的关注下,孩子痛快地发脾气,就能重新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从而排除烦恼,变得放松和乐于合作。
当我们真正倾听孩子,他就会逐渐学会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因为孩子将习得我们对待他的方式,将来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2.以身作则,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如果家长在工作和生活中对输赢过于计较,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要想孩子能“输得起”,家长就需要具有宽阔的胸怀,在为人处世上不要斤斤计较,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孩子考试考了98分,家长不能把眼睛只盯着那丢失的2分,而是要肯定孩子在学习上的努力,鼓励孩子继续加油,同时引导孩子分析哪里可以继续完善,这样孩子的自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才不会因为“输掉”2分而沮丧。
我儿子从5岁开始学习国际象棋,每节课老师讲解完之后都会让小朋友们两两配对进行对弈,开始时儿子输了棋会表现得不高兴,但没过多久,他就处之坦然了。我想,一方面,他的“去自我中心化”过程逐渐完成;另一方面,在这种集体的环境中,他很快明白了“输赢乃兵家常事”。当然他也会分析他在哪里输了棋,并自己主动看书研究如何走棋。我们在周末的时候陪他下棋,他赢的时候很得意,输了也能保持平静的情绪。
3.角色扮演,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在孩子因为输不起而犯各种错误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这是教训和呵斥,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下次出现同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对待。
在这里,家长不妨试试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游戏的主要功能在于:把故事里的角色,跟孩子真正联结起来。这种联结,能够促使孩子把自己代入故事情节中,去体验故事角色的情绪、情感,将自己与故事角色对照,从而产生好感,乃至共鸣。潜移默化的教养就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
比如,在孩子“输不起”时,家长可以和孩子就龟兔赛跑这个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家长和孩子分别扮演比赛跑步的乌龟和兔子,假设乌龟赢了比赛,小兔子就朝乌龟大发脾气,并把乌龟推个底朝天。之后,乌龟(家长)可以谈谈自己被推倒的感受。然后,反过来,家长扮演小兔子,让孩子扮演乌龟,乌龟被推倒后,让乌龟(孩子)谈谈赢得比赛却被推倒的感受。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家长可以把故事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演绎得绘声绘色,通过角色扮演这种有趣的方式,而不是板着脸的说教,孩子就能理解自己发脾气和推人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困扰,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和感受,孩子的同理心也会得到培养。
孩子“输不起”的背后既有儿童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的影响,也受家庭环境尤其是家长价值观的影响。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付出持久的爱心和耐心,只要我们努力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并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恰当的情绪反应,同时以身作则,给孩子传递正确的输赢观,孩子就能顺利迈过这道坎,学会积极、勇敢地面对失败,成为一个“输得起”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