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论坛

  • 0668-2210668
  • ...茂名人,茂名事,茂名资讯网!
搜索
查看: 3809|回复: 23

『李阳英语』2016年秋季招生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9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阳英语』2016年秋季招生简介!
   1.webp.jpg

去上学喽!
2.gif

王健林叔叔的小目标是先赚一个亿。。
那大家新学期的小目标是什么呢?
比如说?
考个全校第一???
3.webp.jpg
4.webp.jpg
每次说出这种豪言壮志的时候,自己都有那么不只丢丢的心虚是不是?
BUT!!!
小编要告诉你的是,我们 # 李阳英语 # 秋季班已经陆续开课啦!!
你们的小目标有希望实现啦!!!!

5.gif

来看看我们的招生简介吧!!!
6.webp.jpg
7.webp.jpg

8.webp.jpg

看完是不是很心动???
快来加入我们吧,一起变学霸吧!
让我们一起
8.webp (1).jpg
一起
9.webp.jpg

10.gif

11.webp.jpg
12.webp.jpg
请关注官方微信:lyyy-mm(李阳英语茂名分校)
13.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送给大家几句话,共勉!

第一句,是朱镕基教授在给清华的学生讲话时对大家的要求:“为人为学,追求完美。”你们的成绩没有任何大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名牌大学,这就要求你们不能在细节上出问题,不该丢的分数绝对不要丢。追求完美就是要求我们即使得了99分也要认真研究自己存在的问题。因为高考的一分之差就可能断送你的梦想。

第二句,就是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希望同学们不要在任何困难面前退缩。即使一时的失意,也绝对不能磨灭自己赢得的激情。同时我们也要把自己的心态摆正,一定要尊敬自己的老师和竞争对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对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不要太过严厉

在小学一至三年级,孩子是没有理性思维能力的,父母要求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会听什么。此时,父母的严厉可以起到作用。但到了四、五年级,孩子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了自我意识,当父母再严厉地要求他们去学习、再规定他们每次考试必须达到的名次时,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很苦的事情,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对于那些还没有上学,或者刚刚读小学的孩子来说,父母们不要急于教会他们多少知识,也不要要求他们考多么好的名次,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理心

同理心,可以简单理解为“换位思考”。在人际沟通中,“同理心”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有的孩子很受同学们欢迎,而有的孩子却被同学们评价为“自私”“不合群”?就是因为有些孩子还没有同理心,从来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也从不体会别人的感受;

为什么有些家长总觉得,自己整天那么辛苦,孩子却丝毫不理解?其实也是因为你还没有帮孩子建立起同理心,孩子还不习惯从你的角度上体谅你。

孩子同理心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妈妈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法:每当你觉得孩子有点“自私”时,先稳定住谈话氛围,让孩子自由说出他的想法,然后你蹲下来,认真、平静地说出你的想法,最后让孩子就你的想法做出回应:“听完妈妈的话,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没用的育儿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这3种办法恰是很多家长身体力行,运用最纯熟的。此话一出,肯定会引起很多家长的疑问和困惑:如果讲道理孩子不听,除了生气或感化他,还有什么方法呢?难道放任孩子不管吗?

孩子当然是需要教育的,但以大道理压人,强迫孩子接受来自家长口头的“道理”,这是在使蛮力,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麻烦、越来越被动。

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改变“讲道理”的思维定式,变通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人作文

  1、该人物特点,对人物外贸描写做到形神兼备。
  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外貌都与别人不同,外貌特点,如容貌,神态,姿态,服饰等,往往反映着人物不同的个性和心理。
  这些特点的描写要做到时刻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外貌描写应力求做到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和个性,决不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倾向。
  2、 把握人物特点,注意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做到“言为心声”。
  在生活中,人们的个性,职业,年龄及所出的时间,环境和地位不同,说出的话也不会完全相同。一个人的语言,就是他思想感情最直接的流露,因此,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语言描写,时刻做到“言为心声”。
  3、要选择恰当的事例。
  选择事例时,不要认为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事例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以小事来表现主题,体现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字是一个人的脸面,一笔好字会让孩子一生少走许多弯路。我们不要求孩子成为书法家,但至少要有一手工整规范的好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内批评不要超过两次

第一次挨批评时,孩子一般不会感到厌烦,而是多少会愧疚、反省,其实这就达到了批评的效果。第二次开始就感到厌烦,不过程度较小,但如果再来第三次、第四次,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甚至演变成反抗心理。所以一天之内批评孩子不要超过两次,不管是针对同一件事还是不同的事。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应该怎么做?

  1、不要让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别让家里人都宠着他。

  2、不要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一味袒护孩子,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念。

  3、不要轻易满足,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4、不要所有的事情都帮孩子包办代替,孩子能自己做的,就让他自己做。

  5、不要过分关注孩子,孩子不需要时刻关照陪伴,一旦他闹起来,偶尔可以冷落他三分钟。

  6、不要让孩子生活懒散,要教给孩子有规律的生活方式。

  7、不要祈求央告孩子,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而且会让你丧失威信。

  8、不要大惊小怪,孩子跌倒了就帮助他爬起来,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自己起来,你惊慌失措反而会让孩子产生畏惧逃避的心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拒绝回答,别再问我。

在亲子关系严重恶化的家庭中,一部分不忍心严重伤害父母面子的孩子会选择这样的话里有话。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心已经被父母伤过了,所以用这种听起来面无表情的语言来克制自己随时喷发的怒火,和父母维持着面子上的和谐与平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需要有喜欢看的体育项目,不一定他能做
世界上有一项东西,让你不花钱又心情特别愉悦的,就是体育。无论是奥运会、亚运会、锦标赛,甚至其他各项赛事……在观看比赛的时候,都会让你热血沸腾,体会到精神上的愉悦,对生活更加有期盼。但是这样的一些喜欢,都是从小的时候就培养的,这个是要从家庭里爸爸妈妈要去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妈,你可以没有钱,但必须要有一颗强大而平和的心。
    此话怎讲?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相对于努力赚钱,妈妈锻炼出一颗强大而平和的心更重要。
    妈妈只有拥有强大而平和的心,才能给孩子真正的安全感,而童年的安全感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拥有自信和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才能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
    同学鹏,小时候成绩并不优秀,大学上的是普通本科,刚毕业就遇到现在的妻子。如今他刚满30岁,因为工作原因,小两口移居美国,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育有一儿一女。
    在我的印象中,同学鹏始终是一个情绪稳定,自信自尊,做事有条不紊,乐观开朗的大男孩。
    一次同学聚会,我们聊起了家庭教育。他告诉我说他很幸运,他的母亲没有文化,不识字,平时就在田地里做些农活,干点小杂工,但从小到大,他的母亲从来没有发过一次脾气,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是面带笑容地陪伴着他们。
    村子里有恶势力,母亲遇到他们不卑不亢,家族里面有对她不公正的待遇,她会适度忍让,但也会在恰当的时机努力争取。她真诚善良、坚强独立,给了他极大的安全感、勇气和力量,让他在未来的日子里敢作敢当,意志坚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经过长期严格训练才能形成,另外,儿童可塑性很大,家长的示范作用等也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对孩子起潜移默化作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口算练习一次不宜过多,不能机械重复,这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培养口算兴趣、提高正确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陪孩子玩的爸爸
或许是忙,或许是觉得自己大男人不会陪孩子玩,总是以爸爸工作忙,爸爸要出去赚钱给你买玩具为理由,拒绝一家三口共同出行的机会。孩子的成长瞬间即逝,真的很短很短,等你有一天老了,自己闲下来想让孩子陪陪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了,每天忙忙忙,你就等体会孩子当初的心情吧。

对于孩子的成长,爸爸和妈妈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说妈妈的陪伴能给孩子安全感,照顾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的细腻和善良,那么爸爸的陪伴更多的给了孩子独立、坚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面对挫折的乐观性,缺一不可。

爸爸陪孩子玩耍,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在童年的时候爸爸缺位了孩子的陪伴,很多程度上会造成孩子长大以后的软弱和逆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教育和心理专家都指出,孩子0到12岁,尤其0到3岁之间是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不应与孩子分离,不要以任何借口和孩子两地分居,或者放在身边也置之不理。能否跟父母尤其母亲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关乎孩子一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制定家庭规则,少去唠叨说废话

很多家长忽略制定家庭规则这点,这对于引导孩子遵守家庭教育秩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不利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要关注规矩,让孩子清楚,规矩是大家都共同遵守的,不是给你小孩子一个人用的。当我们的父母都来做遵守规矩的模范时,孩子便也习惯于遵守了。

对于处于游戏状态下的亲子沟通,比如孩子越制止越不听,越追越不老老实实吃饭的宝宝们,请家长们干脆还是不要做无谓的叮嘱了,比如对于吃饭,实行分餐制,一人一份,饭前做好就餐规定:必须认真吃饭,如果拖拉磨蹭,大家都吃完了,你还没有吃完,不好意思,我们就收拾碗筷了,没有饭吃,你就饿到下一顿吧。

当孩子真看到因为磨蹭而被收走眼前的碗筷时,下一次,他自然就有了经验和教训,不用多说,自然就会老实多了。如果孩子还拖拉,如法,几次后,孩子便自觉了。家长全然不用担心孩子会饿坏了,只要饭后不给零食,不去给孩子骄纵,好的饮食习惯很快就会养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单向思维”不容忽视

“第一反抗期”的孩子思维是属于单向的。孩子们经常会大脑不转弯,想什么就是什么,不管你怎么劝,总会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干,面对这种不可逆转的想法,家长只需要冷处理,或者装看不到,或者采用延迟满足要求的方法,便可以摆脱眼前的困境了。

比如孩子走到楼下了,把玩具忘家里了,这时如果你说:我们已经下楼了,下次再拿吧,可是看看孩子偏就不,就让你上楼去拿,怎么办?还比如几个宝宝在一起玩,你的宝宝护自己的玩具,别人动哪件都不行,别的小朋友一动,他就要、争、抢,结果弄的哇哇大哭,场面很不好控制,怎么办?

对于“第一反抗期”里孩子们的表现,不管顶嘴也好,还是游戏心理也罢,都需要家长们冷静面对,用不着去和孩子们着急,也不用去焦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孩子,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其实父母真正的人生功底不是拥有多少知识和前卫的思想观念,而是能否拥有一颗强大而平和的心。
    有人说父母一定要成为精英。精英传递给下一代的,多是自由、野心、从容、自律与不屈不挠;穷人遗传给下一代的,多是自卑、短视、暴戾、散漫与轻易放弃。
    此言差矣。其实穷人家能否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关键在于妈妈的状态。就如同学鹏,虽然家境不好,但他同样出人头地。
    但一个内心脆弱、情绪波动大的母亲,即使是社会精英,在工作上出类拔萃,孩子也无法从其身上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和力量,同时孩子也会受其影响,成为一个内心脆弱、自卑胆小、情绪不稳定的人。
    母亲内心的强大与平和,是家庭稳固的基础,是孩子成长最有利的养分。
    教育专家乔艳坤说:“母亲是大地,爸爸是大树,孩子是枝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668-2210668

客服QQ点击咨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6272749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www.06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粤ICP备190324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