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论坛

  • 0668-2210668
  • ...茂名人,茂名事,茂名资讯网!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066888888

【免费领取】小学、初中 学习资料(可直接打印使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5-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要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

不管去健身房还是在小区楼下跑跑步、在房间里跳跳操,都可以;另外,上下班骑车或步行也是不错的选择。

坚持运动,不仅能让我们身体健康,也能培养我们的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7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人要懂感恩

穷时,借钱给你的人;

难时,背后挺你的人。

苦时,同舟共济的人。

病时,端茶倒水的人。

你什么都不是时,

真心真意喜欢你的人;

你什么都不懂时,

全心全意指点你的人。

帮过你的人,一辈子都要铭记于心。

暖过你的人,一辈子都要珍惜于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8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字迹潦草

一手烂字,很可能让你无缘重点高中,更别提好大学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在普及“电子阅卷”,高考、中考都是这样。而“电子阅卷”对书写的要求则更加严格。

如果孩子从小就写字不规范、下笔力道也没练好,那他的答题卡通过扫描仪扫进电脑时,几乎就是一团模糊。

阅卷老师连看都看不清,咋给分呢?

对 策

从现在起每天抽出15-30分钟好好练字吧,一手漂亮、规范的书写不仅仅能让卷面整洁,还能一定程度上加快书写速度,让你在中考、高考这样书写量极大的考试中取得相当大的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9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试错

很多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喜欢事事包办,然而这样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有些事情,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可以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孩子,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去犯一些错误。孩子犯错并不是件坏事,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好事。孩子小的时候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当他犯错时,家长刚好可以抓住机会教育孩子,让他成长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孩子的需求和选择权

“不能玩沙子,会弄脏衣服”“不能赖床,会迟到”,过度保护、事事帮孩子做决定做安排的父母,容易养出一个依赖型孩子。

他害怕自己作出决定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于是不敢脱离父母而独立,无法发展出一个健康的自我。

父母直接给孩子的结论,永远无法变成孩子自己的经验,孩子该有的体验,一样也不能少。

比如踩水坑会弄湿衣服,那感觉很难受;冰激凌吃多了会肚子疼、甚至会感冒;磨磨蹭蹭不起床会导致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

当孩子体验到选择带来的不同结果,才会自我观察和思考,不断优化自己的选择。这是孩子内在动力的觉醒,远胜过父母日复一日的唠叨。

生活中的有些事情,父母也不要太过专制,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试着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比如要不要上补习班、每天穿什么衣服、出去旅游准备带些什么、要去超市了家里需要采购些什么,等等,都可以问问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决定。

家长可以帮孩子分析不同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权衡,最终做出自己的决定,并承担随之而来的后果。

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想法被尊重、有做决定的自由,可以更好地做真实的自己,表达自己的意愿,不会为了反抗而反抗,也不会为讨好父母而压抑自己。

这是一个有担当的孩子,必经的历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有格局,孩子才优秀

“格局,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基本架构,它昭示着一个人的胸襟气度,也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直接反映”,父母的眼界与格局,决定孩子世界的宽度。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长远。

作为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对孩子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在精神层面关心自己的孩子。

养育孩子,不是只有“养”还要有“育”。除了物质上的满足,父母更应考虑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拥有大格局的父母能创造各种可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看世界的视野和态度。成为父母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有大格局的父母不会把所有的劲都使在孩子身上,而是给孩子独立生活和思考的空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也不能急于一时。养育子女,让子女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光宗耀祖、挣大钱、买大房子,如果父母的格局眼界局限于此,孩子的格局也会受到限制。

父母要有大格局,就像纪伯伦在诗中所写的那样“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

父母有格局,才能打开孩子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教育:应该有建设性的批判和处罚

现在中国的家长倡导鼓励教育,鼓励教育非常重要,但鼓励教育不能陷入误区。鼓励教育不是不惩罚,不批评孩子,而是带有建设性地批判,让孩子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害怕。

“国外是对过程进行鼓励,我们中国却是对结果进行鼓励。”中外教育的不同鼓励方式,培养出了不一样的人才。

老师一般都表扬成绩排名前几名的学生,中等和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鼓励。事实上,如果一个学生从20分到40分,进步是很大的。

美国有一位黑人女教师,在贫民区的学校做老师,但是她的学生却纷纷进入了美国的名牌大学,大家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

这位黑人女教师班上的一位学生, 二十道数学题只做对了两道,女教师给他加了2分,画了一个笑脸。

学生找到老师,问老师是不是在污辱自己,“当然不是侮辱你,你做对了两道题,总比一道都没有做对好,我希望你下次做对四道题,这样我给你画两个笑脸。”受到鼓励的这位后进生后来通过努力,成了全班数学最好的学生,并考入了美国名校。

“鼓励教育最重要的,是在孩子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使用。”鼓励教育不是掩盖孩子的缺点,而是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较好的方式是对孩子所付出的努力、他们能够自己控制的因素予以鼓励。

鼓励重在过程,是对孩子付出的努力给予承认,而表扬只认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善于语言表达

好好说话,是用爱的语言表达,而真正地学会说话,就是学会掌握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最能体现人的情商和修养。

你会不会说话,你修养是怎样的,这个是装不出来的,即使可以蒙混过关一两次,也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

父母与孩子间的代沟,很大程度上是表达不清造成的。和孩子聊天,父母表示孩子支支吾吾说了很久,没听明白他在说什么,也没办法继续聊天,结局是不理解对方在表达什么,矛盾激化后发生争吵。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需要注意:

父母要教孩子尽可能把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让别人明白意思。

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是最好的训练方法。与孩子说话时父母最好不要用方言,否则他们的普通话会变得不伦不类。不用“懒”、“笨”、“冷漠”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别人,尽量做到“用事实说话,不带任何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映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在有意无意地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要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5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分赞美孩子

我们往往鼓励孩子做个自信的人,这种风潮的流行已有些时日。当孩子加入一个小小的棒球队,你可以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是赢家。人们似乎自然而然地认为,这种做法将极大地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但研究调查表明,这种做法事与愿违。

孩子们往往会观察到,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不再有人表扬他们。这时,他们就会质疑父母的话的客观性。渐渐地,他们学会了说谎、言过其实、粉饰太平——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面对过真正的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6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心丰盈的孩子不会对乱花钱上瘾

孩子将来会不会乱花钱,关键在两点:一是家长的榜样做得如何;二是他内心有没有物质上的匮乏感。心理健康的孩子总会得体地处理一切生活问题,内心丰盈的孩子不会对乱花钱上瘾。

人活着就是谋求快乐和幸福,不要把钱看得太重。钱是为生活而服务的,不要把节俭当成生活的首要原则。

过度节约实质上就是过度看重钱,这是一种内在匮乏感的表现,是对生活终极目标的迷失。如果家长过度节俭,恐怕孩子将来会形成吝啬的毛病,或者因为从小形成匮乏感,对物质反而有很大的贪欲。

父母对待金钱的态度会耳濡目染地传递给孩子。如果家长在生活中没有表现出对金钱的崇拜和追逐,而仅仅是当作生活的一种工具,那么孩子也会学着家长的样子去处理与金钱的关系。

让孩子内心拥有丰足感,他才会拥有更多的幸福和安全感,更有利于形成健康的金钱观。

人可以赋予财富以某种善恶性质,但财富本身并不会改变人的善恶。比如,让孩子来支配压岁钱“巨款”并不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钱是“死”的,真正能影响孩子的是“活”的人,尤其是家长自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放手,培养孩子自主意识

家长要逐渐对孩子放手,对孩子少一些控制和干涉,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给他们尝试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机会。

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先由父母协助、指导和督促,逐渐过渡到由孩子自主安排、自主完成。这样能使孩子获得自我控制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决心和意志。

急于插手、急于纠正,就会使孩子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产生依赖感,不愿也不敢探究未知的事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668-2210668

客服QQ点击咨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6272749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www.06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粤ICP备190324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