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高州市石鼓镇沙坡村,播种基地里,机械播种机流水线作业依次完成培土、播种、浇水全流程,一盆盆播种好的秧盘随着传送带送到工人手上;育秧棚里一盆盆紧密摆放的秧盆已经长出一株株茁壮的嫩芽,挂着露珠,迎风摇曳;稻田里数台打田机隆隆作响,来回奔忙松土壤……
走进位于高州市石鼓镇九罡工业园的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丝苗米加工车间,浓浓的米香扑鼻而来。三层楼高的丝苗米加工车间里摆放着密密麻麻的现代化机械。技术人员只需点点按钮,稻谷便按需从三楼储藏区顺着管道输送到二楼,经过初筛、脱壳、二筛、分离、碾米、抛光等工序,再顺着管道输送到一楼,完成自动打包、装车。
“只需5个人就能实现日产200吨丝苗米。”高州市广东荔晶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陈进德介绍,这套全自动化的丝苗米生产线投资超5000万元,能实现从稻谷烘干、加工、分拣、包装一体化自动化生产。
在石鼓镇门前坡马安山村广东浩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育秧基地,一条自动播种机在运转,工人只需要确保浸泡好的谷种、调配好的土壤等生产物料充足,传送带就会完成自动作业。播种好的秧盆经过约20天的培育后,便成了一块块绿油油的秧苗,届时再由自动插秧机用这一个个小方格填满水田。
“我们通过科技播种让育秧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较传统方式提高25%。水稻亩产量提高100公斤,亩用工成本降低100元左右。”广东浩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洪芳说。
在高州市庆宗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农机手正给农机进行全面体检。
此刻,在高州这片土地上,各类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微耕机有5.3万多台活跃着,高州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7.23%,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7.94%,排在全省前列。“实际上,在石鼓、镇江等平原地区,我们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应该超过九成。”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农机股股长邬飞儒说。
高效运转的农机、勤劳的农民、把技术送下乡的农技师、巡查农资市场的执法队伍……构成一幅最美春耕图,这是高州春耕备耕一线的生动剪影。
据悉,今年,高州春种农作物计划播种面积61.89万亩,其中春种粮食43.81万亩。